内江市纪委与基地再谈“容错纠错”制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量:             来源:

201944上午,内江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何勇、内江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组长吴彬彬、内江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副组长康茹宁、内江市纪委监委驻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唐敏等来到四川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探讨关于内江日报社“容错纠错”实践探索的问题。主任李先敏、副主任谭安富、政管学院院长胡绍元、副院长廖永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小明等参与此次会议。

会上,何勇主任指出:日报社“容错纠错”要立足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既要保护日报社工作人员做事的积极性,又要明确界定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动犯错与被动犯错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防止宽容变纵容、保护变庇护。同时,要允许日报社工作人员在制度和规矩的范围内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为日报社营造一种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此外,何勇主任还提出完善日报社的容错纠错制度,首先要理清容错纠错清单。报纸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完善的纸质媒体,每年会有新栏目、新投资的加入,因此清单应使用年度清单制,排除日常工作,每年一交。此建议的提出,为日报社容错纠错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另辟蹊径。

吴彬彬组长提出:报纸作为影响力广泛的纸质媒体,能深入基层,影响各级群众,因此要严格避免政治类差错。避免政治性差错,关键是相关的新闻工作者要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有清醒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有克服思想麻痹,保持应有政治警觉、职业敏感的坚定信念,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此外,吴彬彬组长还认为,对于日报社出现的急难险重事件,不能定为制度性安排,只能成为特例,且一事一例,由纪检参与监督,严格把控,促使内江日报社在容错纠错的政治氛围之下,发展优点,纠正不足,推动改革创新稳步前行。

     “容错纠错”实践探索是一个艰难曲折又漫长的过程,对于内江日报社的“容错纠错”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坚持不懈、不断改革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在容错纠错制度日益规范完善的基础之上,坚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部署,内江日报社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责任追究、绩效管理和判断标准的系统化、精准化、法治化等方面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全面推动日报社的发展。

在会议的最后,李先敏主任表示:内江日报社作为政治新闻在内江的传播基地,应切实加强内部人员管控,提升工作人员的政治敏感度,因此,“容错纠错”制度的建设与加强必不可少,并表示廉洁基地愿与日报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为“容错纠错”的建立与完善献力献策。

此次会议,为内江日报社容错纠错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也为基地与日报社的“容错纠错”机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内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