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陪伴人们一生的学问。哲学即爱智慧,追求智慧。为传播哲学思想,传递哲学理念,促进师生对于哲学的认知,5月30日基地特邀重庆邮电大学张能副教授于第一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开展了一场“哲学”讲座。四川省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李先敏主任以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各班选派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能副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什么是哲学概念、哲学概念创造所赖以路标内在性平面以及如何将哲学概念作为事件而显现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张能副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何谓哲学概念这一问题。并指出,哲学概念必须以某种方式描绘世界。描述世界并不是再现、命名与模仿世界,关键在于,以一种创造多变的形式来抵制平庸地再现与命名。创造多变的形式赋予了概念能动的品性。
其次张能副教授指出,德勒兹所谓的概念不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说的语词。因为,此种概念具有一种转变思考的功能。这其中的“环境”其实就是概念生存、繁衍的平面,即内在性平面。同时,张能副教授将内在性平面与哲学概念二者进行了区分。最后,张能副教授提出哲学创造概念,概念就是事件。哲学概念并不是表达或者再现事态,而是表达纯粹事件。事件与事态相区分。因为,事件总是呈现为某种生成、运动的态势。真正的事件是潜在的,它必须超越可见的力量,直至探及整个宇宙与生命的奥秘。以此概念来进一步探讨虚实,研析动静。
哲学源于生活中人们对于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其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都是人类对于世间哲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于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不再是一个高深的符号,而是一个引发思辨热潮的学科,可以带领我们剖开一个个问题。学会如何认识和学习哲学,如果理解和实践哲学。学海无涯,你我宜举哲学智慧之火把,寻世间奥义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