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绽“廉”花 棠城拂清风
发布时间:2015-09-22             点击量:             来源:

   重庆大足,因大足石刻而名扬天下;大足石刻,因蕴含丰富的廉洁文化而更加灿烂夺目。十八大以来,大足区紧紧抓住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蕴涵有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广泛传扬,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如缕缕“清风”拂遍棠城大地,似丝丝细雨荡涤人们心灵。

  专家合力聚“廉”智——理论研究上档升级

  在2014年11月举行的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足石刻廉洁文化作为一个全新课题列为重要的研讨内容,受到来自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大足经验做法启示我们,廉政重在正心,只有综合运用法治和文化的作用,着力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才能逐步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目标。”与会代表表示。

  2013年以来,大足区组建了“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研究团”,举办了“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研讨会”,并将石刻廉洁文化列入了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大足学”学科内容,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国防大学等机构专家学者的肯定,他们从不同角度为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的理论研究和运用“把脉听诊”、建言献策,提升了“大足学”的理论研究层次和水平。

  石刻文化绽“廉”花——廉洁思想丰富深刻

  “大足石刻蕴含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廉洁文化,是干部群众‘正心’的一剂‘良药’”,重庆市大足区区委书记江涛对此作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包含知恩报恩、忠诚爱国的“德心”思想。《古文孝经碑》《父母恩重经变相》《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和《观无量寿佛经变相》等石窟石碑之中,体现出以德为先、忠诚爱国、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要强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对党忠诚,树立高尚的道德品格。包含心系民众、大公无私的“公心”思想。挖掘运用宝顶山石窟营建者赵智凤一生之中“凡可以济人利物者,靡所不至”那种心系众生、扶危济困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公私分明,大公无私,坦荡做人。包含修身养性、节欲正行的“廉心”思想。挖掘运用《猫捕鼠图》《牧牛图》《锁六耗图》等石刻造像中所揭示的修身养性、节欲正行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控制欲望,抑制贪心,不贪不奢,严于律己。

  润物无声拂“廉”风——教育传播灵活多样

  资源是无声无形的。如何将大足石刻廉洁文化资源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具体方式向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展示?

  现场讲解“悟廉”。 将石刻中的廉洁文化元素编入景区导游解说词,有针对性地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广大游客解说,让旅游变成教化,让参观变成课堂。网络展馆“宣廉”。运用传统展馆与互联网和三维虚拟技术,通过声像呈现、解说渲染、互动参与等方式,建立以大足石刻廉洁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网上实景廉洁教育阵地。廉政党课“讲廉”。将大足石刻廉洁文化与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相结合,纳入市、区两级党校主体培训班教学内容,并申报作为重庆市党员干部主体班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编写《警示图语——大足石刻廉洁文化读本》,作为党员干部教育本土教材,开发《感悟大足石刻德教精髓,传播家庭助廉的正能量》等廉政党课到各单位宣讲。清廉文化广场“塑廉”。在市政广场改造中融入大足石刻廉洁文化元素,建成“大足石刻清廉文化广场”,让干部群众在休闲散步的同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影视文艺作品“演廉”。综合运用大足石刻包含的廉洁元素,创作剪纸、电影、歌曲、小品等正能量文艺作品;拍摄《幸福的密码—大足石刻》廉政教育片,让大足石刻洁政之花在干部群众心中绽放!

                                                                                                                                                      (转自:中纪委网站)

内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