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09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除明确了2009年纠风工作的主要任务外,还提出要继续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举办庆典等活动,纠正各种铺张浪费和增加基层及群众负担的违规行为。
众所周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反腐败斗争的三项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稳定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纠风工作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1990年,国务院成立纠风办以后,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三乱”问题(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明显好转,并在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纠风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但不容忽视的是: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依法,乱扣滥罚;以权以业谋私,吃、拿、卡、要,收“红包”,拿回扣等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常言说得好:“风成于上,俗成于下”。行业不正之风之所以能滋生蔓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有些领导干部在行风建设上不能率先垂范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键在于领导能否以身作则,从严要求。
领导以身作则,从严要求就是要正确认识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意义。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年复一年地抓出阶段性成果。特别在目前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比较普遍,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仍很强烈的情况下,纠风工作只能抓紧,不能放松。
领导以身作则,从严要求就是要把反腐倡廉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把纠风工作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真正做到抓工作与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结合,抓业务工作与抓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找到管钱、管物、管人、管项目等的重点部位、重点部门的问题;要抓住搞不正之风比较突出、比较严重的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一级抓一级,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重点,切实抓出成效来。
领导以身作则,从严要求就是要率先垂范,带头廉洁自律,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要把自己置身于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中。当前,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配套制度,特别要完善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制度;要严格监督检查,本着一级抓一级,一年查一次,并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可避免不正之风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