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2-11-01             点击量:             来源:

 

修身: 修身是从政的前提,从政必须有修身作为基础。从政的目的是正天下,如果没有修身作为基础,不仅不能正天下,反而会扰乱天下。如此说来,修身是为了从政,如果我们不从政,是否还需要修身呢?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如果一个人在有机会、有条件去从政,自己又有道德才能,却不从政,便是一种不合道义的做法;有道德才能却没有机会或没有条件,那是没有办法的问题;其次,从政不仅仅是指做官,在家中孝敬长辈、爱护晚辈、真诚待友,也可以说是从政的一种体现;其三,孔子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的修养是一个做人的修养,孔子学说如果归结为“儒”,那么,必须是“君子儒”,是注重道德修养儒者,而不能仅仅为了做官谋私利的“小人儒”、“职业儒”,所以,人人都应该修养自己,至于修养到什么程度是另外一回事,修养与否却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何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已。如何从政?依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而已。《大学》中的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明明德于天下”推到“致知在格物”,这是“寻根”的过程;从“物格而后知至”推到“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生发”的过程

 

内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